7月9日,位于沙嘴街道的仙桃市摩擦一号制动科技(仙桃)有限公司三厂区,新划线的停车位上,车辆停放井然有序,与昔日乱停乱靠现象形成鲜明对比。企业员工孙洪涛禁不住感叹:“厂区门口有了停车位,开车上下班更安心。”
摩擦一号公司刹车装置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当前正值生产旺季,公司位于沔州大道和桃花岭大道2个厂区不同程度存在员工多、车位少、停车难问题。“高峰期有400多名员工,其中一半以上员工开私家车上班,车位明显不足。”一厂区安环部主管张全说,碰到出货高峰,难免会发生运输大货车与小车剐蹭的情况。
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,市公安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,主动认领问题,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,见缝插针、合理布局,在2个厂区辅道及周边施划停车位211个,有效解决企业员工“后顾之忧”。
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我市各地各部门抓实开门教育,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,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,在破解群众身边停车位“一位难求”这一民生痛点上持续发力,让学习教育成效可感可及。
市委、市政府每年把停车位增设纳入“五位一圈”民生实事,构建部门联动机制,高质高效推进。公安、城管、住更、资建、城投等部门同题共答,挖潜掘能,今年上半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573个,3年累计改造增设停车泊位7000个。
结合城市更新,各地综合利用城区闲置宅基地、废旧花坛等“边角料”地带,改造兼顾绿化和停车功能的微型停车场,新增一批停车位。在企业边线辅道、青年公园、杜湖公园等公园周边增设一批停车位,从“空间供给”层面减少乱停根源。
小区停车位供需不平衡,直接影响居民出行幸福指数。满庭春小区4期不少业主因停车问题劳心费神。“地下停车场进出口被路边私家车堵死,进退两难。”社区党委书记张慕蓉直言,已多次收到业主投诉。
“一边是700多个闲置的地下车位,一边是高峰期400多个停车位缺口。”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秩序中队指导员杨文雄说,通过与社区、物业和业主会商,他们精准掌握停车需求与现有资源的矛盾所在,推出科学增设道路停车位、盘活地下存量停车资源、规范停车位管理等有效举措,有效缓解了居民日常停车需求。
纾解停车难,光靠增加绝对数量还不够,还要发挥政府“有形之手”与市场“无形之手”,让有限停车位“活”起来。
针对五一、十一、春节等假期返乡车辆骤然增多的实际,我市连续多年推出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、路面停车泊位免费开放活动,让市民、游客共享现有停车资源。市公安局针对学校、商圈、公园、医院等所需短时停车的重点部位、重点时段,综合运用“限时停车、即停即走、夜间停车”等管理模式,合理设置潮汐车位、即停即走通道等临时停车区域。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推出便民举措,对无严重妨碍交通、非禁停区域、车主配合的轻微违停“免罚”。
市城发投集团公司开发仙桃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,建立全市停车路内路外一张网,提高公共停车资源利用效率。“目前,城区共有沔州大道、朝阳大道等17条道路3533个车位纳入平台管理。”市城发投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,市民通过“城发投智慧停车”小程序,可查看城区道路信息及余位情况,体验寻找最近空车位,让出行更省心。(记者 邓一凡)